编辑|董鑫冒充“将军”、“领导”、“书记”等官方人员,利用网络流传的政府公文“模板”,制作国家安全部公众账号,近日,国家安全局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一起“红水银骗局”案件,犯罪分子依法斩断诈骗链条。 △来自国家安全部官方文件的假化学品“SB2O7HG2”,俗称“Mercurochrome”。早在20世纪90年代,就有人提出了“俄罗斯水银红”的概念,即用具有较高战略和经济价值的相关原材料制成,苏联解体后与原材料相关的八卦作品流入黑市,以“稀有物品”为基础进行诈骗。近年来,不法分子又把这个老骗局改头换面,声称“红汞”具有很高的“医疗价值”和“抗癌作用”,并声称投资者通过参与“红汞”跨境交易可以获得高额“中介费”和“便利费”。诈骗团伙成员扮演多重角色。他们通过冒充“海外公司员工”,虚构国内“总代理”、“托运人”、“检验员”等身份,精心美化“红水银”贸易市场“充裕”假象,伪造价值数百万甚至上亿元的“交易记录”。为了增强骗局的可信度,犯罪分子冒充“将军”、“领导”、“书记”等官方人员,制造获得“国家战略储备资源”的假象。不法分子还参考网上流传的政府官方文件“模板”、国家安全部等机构的红头文件,制造出“国家安全部会有类似文件审批”的信息。每年都有“红汞”的交易”,虚假声称“红汞”的购买是授权的,“散装国际国际授权的经济活动”的“授权销售”的叙事,欺骗受害人的信任。犯罪分子以“通过促成交易可以获得高额中介费,但支付部分需要预付”为借口,广泛寻找目标,哄骗目标投资。有些人受投机心理驱使,对骗局深信不疑,甚至竞相充当“独家代理”。犯罪分子在与受害人签订所谓“合同”时,巧妙地冠以“检验费”、“检验费”、“付款保证”等名义,多次索要预付款,然后以“交易失败”、“货品不纯”等因素为由挪用款项,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。有些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,加入诈骗团伙欺骗他人,导致骗局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。国安局协同有关部门,依法对mga犯罪分子开展刑事打击,斩断“红汞”诈骗链条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编辑:刘胜谦UN649
58爆料网每日精选最新消息_每日大赛黑料爆料_166fun热点黑料传送门
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
邮箱:admin@baidu.com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